听说本山大叔也做茶了,茶名叫本山茶。
近日,在网上闲逛时,被网友这样一条莫名的消息惊掉了下巴,此本山和彼本山可不是一样东西哦,不由想跟大伙儿说说什么是本山茶。
对常喝铁观音的资深茶友们来说,本山茶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,而且近段时间来,本山茶也常不是一个好词。因为其毛茶外形及茶汤口感与铁观音相似,许多不良商家会以本山茶冒充铁观音茶,欺骗消费者,也让人戏称其为观音弟弟茶。
本山茶,原产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村。据民国二十六年(1937)年庄灿彰撰《安溪茶业调查》称: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(约1870年),发现者名圆醒,今号其种曰圆醒种,另名本山种,盖尧阳人指为尧阳由所产者。香高味醇,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似。该茶于1984年在全国茶树良种审定会上被认定为全国良种。在安溪栽培面积达1.6万多亩,居全县第三位,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。主产于西坪、虎邱、蓬莱、尚卿、长坑、芦田等乡镇,并先后传播到闽南、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。
所以呀,本山茶原不是作为假冒茶存在的,而是闽南乌龙茶的一个特色品种,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。本山品种制出的乌龙茶,品质上佳者有近似于观音的茶香,但强度明显弱;茶汤口感也有些类似观音,素有本山韵一说。只是由于铁观音茶的名气太大,导致不少本山茶变成了铁观音的假冒品了。不过,虽然本山的品质较好,但它其实远无法与同样技术等级的观音相比――在绝对品质上,顶级本山最多可相当于中档观音,此时品种的限制充分显现出来。
本山的品种香型与观音同样都是清幽风格,但感觉较为薄弱、且略有橙香,以秋茶最为明显;而观音的香型有穿透力、很容易感知,所以将两者对比冲泡,会有明显的区别。口感回甘方面,本山品种往往无法提供像观音一样丰富、多层次的感觉,口香表现也一般,但回甘程度可做到媲美观音的水准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