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俞蛟在《潮嘉风月·工夫茶》中说:“工夫茶,烹治之法,本诸陆羽《茶经》,而器具更为精致……”
广东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、礼仪、茶艺为一体的茶道,是“潮人习尚风雅,举措高超”的象征,更有中国古代茶文化“活化石”之称。潮人不论聚会盛宴、闲处逸居、豆棚瓜下、担侧摊前,随处都可以提壶擎杯,长斟短酌。
?潮汕茶文化丨形成
早期可能有三个途径:
一、外籍江南、闽省诸地人员出仕广东潮州;
二、宋元时代闽人迁入潮地;
三、潮人到福建贩茶。
到了明代后期,广东潮州工夫茶达到其鼎盛时期,整套茶艺体系已趋完美,在茶市、茶馆、茶楼、茶的种类、茶具、用茶方式、茶礼等各方面,都日益完善,形成广东特有的茶文化体系。自此,品茶成为潮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?潮汕茶文化丨特色
广东潮州工夫茶艺是一种泡茶的技法,也是广东潮州工夫茶之精髓。之所以叫“工夫茶”,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。
好工夫需佐以好器具,广东潮州工夫茶除了对泡茶有格外的规程,对茶具、茶叶、水质等也都十分讲究。
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,初喝似嫌其苦,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。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,如铁观音、水仙和凤凰茶。乌龙茶介乎红、绿茶之间,为半发酵茶,也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、香、味。
工夫茶的浓情,使其茶艺超凡而入俗;工夫茶的雅趣,让品茶者难得清闲、乐于赋闲;工夫茶的厚韵,蕴含潮人苦尽甘来的生活观念;工夫茶的义理,透示着传统思想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追求。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的广东潮州工夫茶,确为悠悠潮韵中的典范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